新闻资讯

工作动态

当前位置: 首页 > 新闻资讯 > 工作动态 > 正文

【西译师德标兵】以德而耕 追光不辍——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吕海彦

发布日期:2024-09-11    作者:     来源:     点击:

【编者按】教育家于漪表示,教育是以人育人的工作,以生命唤醒生命,以生命塑造生命,要把学生培养成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忠于国家、忠于人民的人,教师要在他的心中播这样一种理想信念的种子,必须心中有理想信念的熊熊之火、明灯一盏。教师的工作质量与民族和国家的命运休戚与共、血肉相连。西译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,号召全体教师以德立师风,以爱铸师魂,坚定理想信念,秉持高尚师德,专注教学科研,提升育人能力。

多年来,西译教师始终坚决贯彻党的教育方针,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,践行“为党育人,为国育才”的使命,呕心沥血,敬业奉献,爱生如子,厚德敦行,为人才培养和学校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。

在第40个教师节来临之际,党委宣传部对今年获评“师德标兵”的5名教师——莫丽娅、曾嘉懿、魏海燕、庞小佳、吕海彦的先进事迹进行宣传报道,以此激励全体教师以他们为榜样,以德立身、以德立学、以德立教,争做新时代“四有”好老师,为民办教育事业、为西译高质量发展、为国家未来之栋梁的培育做出更多更大贡献。


吕海彦,女,1985年7月,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,中共党员。从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教学工作15年,主要讲授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课程。发表论文10余篇,主持或参与厅局级项目5个。2023年12月,在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“三下乡”社会实践活动中,荣获“社会实践优秀团队指导老师”称号;2023年10月,在陕西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文化科技卫生社会实践活动,荣获“省级标兵团队指导老师”称号;2023年12月,荣获陕西省高校思政课“大练兵”思政课程“教学能手”称号;2019年7月,荣获陕西省高校思政课“大练兵”思政课程“教学骨干”称号;2017年12月,陕西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优秀教案比赛“二等奖”;荣获校级教学比赛奖励5项;2011、2022年连续两年被评为我校“优秀教师”。


党的十八大以来,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思政课建设,明确了思政课的战略地位,将其视为培养新时代接班人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途径。这对高校思政课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。吕海彦热爱教师职业,喜欢与学生交流,从事高校思政教育教学工作已有15年。从站上讲台的那一刻,她便矢志不渝地追寻着自己心中的那束光,为照亮别人而勤读不怠、躬耕不辍。


向着光,心怀希冀登杏坛

热爱藏于心,何惧岁月长。吕海彦在西译入职的第一天就写下一个愿望:要努力用知识的力量点燃学生心中的梦想,引领他们跨越山海,到达理想的彼岸。

有多清醒的认识,就有多坚定的选择;有多崇高的信仰,就有多勇毅的行动。三尺讲台的热爱和不忘初心的坚守,源源不断地为她提供着前行的动力。躬耕教坛十五载,吕海彦从未放弃自我成长。她一次次登上比赛的讲台,披荆斩棘,昂扬精神力量,提升专业素养;她谦虚请教专家学者,阅读学科前沿成果,打磨课堂教学方法,始终以学习者的姿态,不知疲倦地奔赴在逐光的旅途中。

当被问及参赛感受及所获时,她从容坦言:“通过赛前的多次教学打磨和专家点评指导,让我深刻认识到一堂好课的具体标准,进而全面审视自己,努力扬弃旧我、孕育新我,在挑战中提升自我。比赛不仅增强了我的自信心,也提升我的抗压能力。回望自己的参赛历程,有欣喜,有失落,有击鼓催征,有绝地逢生……这些都是我在高校思政课讲台上常年累月间成长的点滴印记。”

随后,吕海彦讲述了自己印象深刻的一次参赛经历。“记得有一次教学比赛前夕,孩子连续五天发高烧。我夜晚照看生病的孩子,白天继续坚持上课、打磨比赛课件,心急如焚却分身乏术。孩子高烧刚退,我立即投入到住校模式中,每天熬夜准备PPT和讲稿,经常熬到深夜三、四点,有时候对着电脑不知不觉睡着了……比赛当天,由于连续睡眠不足,在讲台上讲课时,我左眼皮竟然卡顿了好几秒钟,但心里提醒自己,思维和语言千万不能卡顿。就这样,凭着意志力完成了整个比赛环节,并最终荣获陕西高校思政课教师‘大练兵思政课程‘教学能手称号。这段经历充满了挑战与困难,不仅感恩领导和同事的鼓励,也感谢自己的坚持。”此刻从容淡定回首望的她,犹见当时那份煎熬与执着,但她觉得一切都值得。

吕海彦表示,在自己前行的路上,杨学兵教授严谨治学的精神、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深深地影响着她。记得有次比赛,时间紧任务重,她内心不由得涌起了退缩的念头。杨教授察觉后便鼓励她:“只要坚持下去,就会有希望!”“这句话使我备受鼓舞,于是我重新调整心态、振作精神,全力以赴投入备赛,最终取得了理想的成绩。可以说,我的每一次比赛背后,都凝结着杨教授无私的奉献和辛勤的付出。”说到此处,吕海彦的眼中闪烁着温暖与感激。


追逐光,谨肃潜研探蹊径

吕海彦不仅对自己授课有高标准要求,还潜心科学研究,成果丰硕。思政类专业课程作为理论性较强的学科,科研难度高。当被问及有何秘籍时,略微思考后阐述道:“在教学中,我特意会搜集、整理各类高校思政课理论与实践教学中遇到的问题,并对其共性问题展开深入剖析,以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方式,探寻这些问题背后的成因。通过这一过程,我将教学问题转化为科研项目,进而推动思政课教学改革。同时,科学研究过程中的深入思考和丰富积累,不仅有利于在思政课教学中进行深度和广度的拓展,还能实现教学创新与科研创新的双向促进。无论是教学创新还是科研创新,都源于对其存在问题的深入挖掘。也就是说,在教学科研活动中,我们要能够不断地发现‘真问题’、解决‘真问题’,实现研究成果的创新。这种双向促进的模式不仅提升了思政课的教学质量,也为科研工作提供了源源不断的活力和灵感。”信手拈来的从容背后,却饱含了她兢兢业业、不断探索的无数个日日夜夜所付出的心血。

吕海彦坦言,站好讲台是每一位教师的基本功。她坚持一个理念:从站稳讲台到站好讲台是青年教师的首要任务。随着逐渐熟稔课堂授课后,教师就要积极关注自己专业领域的科研动态,并切入科研工作,实现“从站好讲台”再到“做好科研”的提升。然而这种平衡是量变到质变的过程,要克服急躁心理,要有久久为功的定力。


点亮光,造炬成阳初心

吕海彦始终秉持平等友爱地与学生相处的原则。课上亦师,课下亦友。“我日常会通过辅导员、班干部或者与学生面对面交流,深入了解学生的个性特点和遇到的困惑,给予他们学习和生活上的帮助和指导……00后大学生通常被认为是思想活跃、个性鲜明、创新能力强的群体,他们成长于互联网和信息技术迅速发展的时代,获取信息、交流沟通以及技术应用方面拥有独特优势。理解并尊重这一代人是与他们建立良好关系的前提,进而有助于在教学中融入新的教育理念和方法。”她道出了自己“爱生如子”的体悟和做法。

思政课理论性强,学习难度大。如何让活跃的00后喜欢上思政课,吕海彦也总结出了自己的经验之法:第一,真诚关心学生,建立情感桥梁,成为他们信赖的导师和朋友。第二,根据00后大学生的兴趣、习惯和思维方式,进行个性化教学设计。第三,不吝啬的真诚而又客观的鼓励和肯定。鼓励和肯定是黑暗中的点点星光,会照亮学生前行的路。对学生进行客观、适度的表扬和肯定,增强他们的自信心,能够激发他们拼搏进取的精神。

吕海彦春风化雨鼓励式的教育方法广受学生青睐。“我乐于与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经历。记得当时经济管理学院有位学生,在我分享完考研经历后,他认真制定了考研计划并努力学习,最终成功考上硕士研究生,硕士毕业后再次考取了中国科学院博士研究生,现在已经成为一所高校的研究员。”吕海彦讲述这位得意门生时,自豪之感油然而生,“有一天,我收到他发来的消息:吕老师您好,还记得我吗?2009年您分享的考研日记深深地激励了我。虽然有些人可能只是听听而已,但我却深受触动,坚信自己一定能做到。感谢您真诚地分享那些宝贵的经历,激励我成为了自己想要成为的模样。那一刻,我感到无比欣慰,欣慰学生取得优异成绩,欣慰学生懂得感恩。这是作为一名老师最幸福的时刻,最能体会‘人间值得’的时刻。”


成为光,胸藏经纬照前路

吕海彦十五年来的授课经历,让她亲身感受到了思政课的发展变化。她坦言:“从我初登讲台到现在,高校思政课经历了全方位、深层次的变革,从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转变为更加开放、全面的教育体系。这些变化不仅体现在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上,更反映在整个教育理念和教师队伍建设上。高校思政课最大的变化是战略地位的提升、课程内容和体系的创新。”

如何将新时代的思政课融入新时代青年的思想中、血液中和行动中,是高校思政育人实践探索的重中之重。敏锐的吕海彦很早就将其纳入自己的教学实践中“理论只要彻底,就能说服人。我在讲授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》和《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》时,会深挖理论根源,寻找生动鲜活的典型案例,让授课的内容既有理论讲解的‘高度,又有贴近现实的‘温度,既要增强思政课的政治性和学理性,也将思政课讲得更加深刻透彻、更加生动活泼,让大学生从内心和行动中深刻认同新时代的思政课,喜欢上思政课。”

对于课程思政,吕海彦也有自己的看法。她认为:“千篇一律的课程思政方式方法是不存在的,老师要根据所授课程内容和学生特点,制定相应的教学模式,课程思政中的思政元素犹如‘盐’,要溶于其他专业课程的‘水’中,切勿思政、专业‘两张皮’。”可见,吕海彦不仅对思政课程熟稔于心,也对课程思政了然于胸,这都归结于她十余年的勤奋与沉淀。

一步一脚印,一程一芳华。汪曾祺在《人间草木》中写道:陪我门口的花坐一会儿,当个守护花开的使者。吕海彦曾深刻思考,作为一名教师,在守护“花开”的路上,真正需要的是什么?历经十五载与学生的相伴相知,她悟出了答案:是爱,是尊重,是宽容,是严谨治学。采菊东篱下,悠然见南山,是陶渊明的选择;问汝平生功业,黄州惠州儋州,是苏东坡的描摹;而将青春年华留在三尺讲坛,是吕海彦此生不变的执着。